正常我們聽到某個比較有名或者自己聽過的品牌都知道是做什么的,聽到sk2知道是化妝品,聽到周大福知道是賣珠寶的,聽到星巴克是做咖啡飲品的,但是現(xiàn)在可并不是這樣了,星巴克可不是僅僅賣飲品,他還在賣被子,餐飲行業(yè)這些餐飲品牌都在餐飲策劃做“副業(yè)”
西貝賣食材、星巴克賣杯子、喜茶賣雨傘。如今,很多餐飲企業(yè)在線上線下賣起了衍生品,這樣的餐飲策劃方式到底能給自己增加多少品牌溢價?
去年年末,西貝莜面村公眾號推送了一條“千元征集一句slogan”,指向的正是西貝電商業(yè)務(wù),它終于正式露面,叫做:西貝甄選。西貝甄選是西貝零售化的新探索,它依托西貝29年供應(yīng)鏈積累,也基于西貝的品牌背書,直連消費者和工廠,在線售賣優(yōu)質(zhì)食材和高品質(zhì)餐廚具。
不僅僅是西貝,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開始探索零售化。盒馬鮮生等超市里,頻頻出現(xiàn)餐飲品牌的身影:船歌魚水餃、全聚德春餅、必品閣煎餃、糧全其美手抓餅……
就在近日,西貝甄選新版頁面悄然上線,一條橫板 banner 格外醒目——甄選VIP會員招募。目前在售產(chǎn)品有10多種,包括大米、瓜子、木耳、蓮子、蜂蜜、兒童餐具……價格從12.5元到139元不等。
西貝餐飲策劃做電商,優(yōu)勢不在于線上流量的獲取,而在線下門店流量、供應(yīng)鏈和品牌。由品牌為供應(yīng)鏈產(chǎn)品做背書,通過門店觸達消費者。品牌有賦能的能力,在非標品和定制品上表現(xiàn)尤為突出。當羊羔腿變成西貝羊羔腿,就和“好食材”畫上等號; 當兒童餐具變成西貝兒童餐具,父母就不會再擔心材質(zhì)等安全問題。
你一定知道星巴克賣杯子,但你可能不知道,星巴克禮品卡早在2年前在全年營收中的占比高達25%,這里面首屈一指的,就是杯子。星巴克的杯子五花八門,有季節(jié)限定款、城市限定款、聯(lián)名合作款……當這些粉絲拿著杯子出沒在大街上、商場、辦公室等公共空間時,變相幫星巴克做了一次免費廣告。當然,他們也享受著“星巴克”標簽給自己帶來的身份認同感。
當一個餐飲策劃品牌能夠代表一種生活方式時,自然就有了溢價。
同樣是一個杯子,你去超市買,更在意的一定是杯子的“使用價值”,而在星巴克,杯子有了品牌的“附加價值”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沉迷于收集星巴克的杯子,擺了滿滿一房間,但是絕大多數(shù)杯子在生活中并沒有使用。
所以這些餐飲品牌,餐飲策劃并不僅僅是開餐廳,還會買一些“周邊”,很多有名氣的餐飲品牌都開始“不務(wù)正業(yè)”了,像喜茶現(xiàn)在也在不斷的跨界合作,會賣一些被杯子、雨傘、手機殼等等,他們正在餐飲策劃用的“副業(yè)”的方式不斷在消費者心中占據(jù)地位。